①天河区 ②海珠区 ③荔湾区 ④越秀区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会城市,不仅在经济上位于领头羊地位,教育方面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近年来,广州积极推动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扩大中高本贯通培养规模。大力开展“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中职承办高职专业学院、高职与本科协同育人等改革试点,累计有24所中等职业学校61个专业与全省28所高校65个专业开展“三二分段”贯通培养,毕业生全日制升学率逐年提高。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74所,在校生282.84万人,专任教师18.04万人。
指标(在校学生数/万人)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普通高等学校 | 148.93 | 141.3 | 130.7 | 114.1 | 108.6 |
中等职业学校 | 16.33 | 17.1 | 12.4 | 18 | 18.4 |
技工学校 | 27.09 | 26.9 | 26.3 | 24.4 | 22.6 |
普通中学 | 60.24 | 57 | 54.3 | 52.6 | 51.4 |
小学 | 120.44 | 116.4 | 112.5 | 110.5 | 105.8 |
幼儿园 | 65.53 | 63.32 | 57.5 | 52.8 | 49.8 |
特殊教育学校 | 0.8 | 0.8 | 0.6 | 0.5 | 0.3 |
2020年广州市1867.66万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94467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10975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50589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7310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9228人上升为2727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2923人下降为22005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127人下降为29480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5724人下降为1377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84年提高至11.61年,11个区中,8个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1年以上。
地区 | 大学(大专及以上) | 高中(含中专) | 初中 | 小学 |
广州市 | 27277 | 22005 | 29480 | 13777 |
荔湾区 | 24880 | 25897 | 27517 | 14716 |
越秀区 | 37253 | 24886 | 20088 | 11368 |
海珠区 | 29042 | 23243 | 30378 | 11688 |
天河区 | 42929 | 25135 | 17286 | 8791 |
白云区 | 23588 | 23032 | 34060 | 12793 |
黄埔区 | 29864 | 22173 | 26165 | 12869 |
番禺区 | 27896 | 22366 | 28712 | 13598 |
花都区 | 18411 | 16694 | 40214 | 16081 |
南沙区 | 17894 | 20520 | 32883 | 19082 |
从化区 | 21705 | 16501 | 33453 | 18062 |
增城区 | 20256 | 16432 | 31950 | 20786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幼儿园2223所,比上年增加68所;在园幼儿65.53万人,比上年增加2.21万人;教职工9.85万人,比上年增加0.36万人;专任教师4.59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广州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广州市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到2025年,广州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10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区达到90%。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
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中新社区蓝天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世纪之星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永和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育蓓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英才幼儿园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星海幼儿园 | 广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21所。当年招生36.76万人,在校生163.63万人,专任教师10.11万人。《广州市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广州市通过新建改扩建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方面,广州将加快优化义务教育结构,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含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到85%以上。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普通小学992所,比上年增加6所;招生数21.38万人,比上年增加0.19万人;在校生120.42万人,比上年增加3.98万人;毕业生16.5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小学教职工7.79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专任教师6.73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生师比17.90:1。2023广州天河义务教育招生细则:学校地段根据地理状况、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学校规模及布局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分,并保持相对稳定。学生实际居住地与学校直线距离原则上在3公里以内。以学校为单位,2023年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必须控制在5%以下。小学的基本学制为:六年学制。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
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协和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 | 广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普通初中429所,比上年增加2所;招生数15.38万人,比上年增加0.86万人;在校生43.21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毕业生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0.95万人;初中教职工4.02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专任教师3.38万人,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7%,生师比12.77: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89%。2023年天河区初中招生对象为具有天河区户籍的天河区公办(企事业办)小学毕业生,以及其他类小学毕业生。天河区各公办初中95%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初中基本学制为:三年学制。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外国语学校 | 广州市 | |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 广州市 | |
广东实验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 | 广州市 | |
广州市第二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执信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 | 广州市 | |
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 | 广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普通高中126所,比上年增加2所;招生数6.19万人,比上年增加0.71万人;在校生17.03万人,比上年增加0.86万人;毕业生5.26万人,比上年增加766人。教职工1.72万人,比上年增加215人;专任教师1.49万人,比上年增加172人,生师比11.44: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7%,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2023广州高中招生录取政策:广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省市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区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本区招生,但每所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视作同一招生区域。高中基本学制为:三年学制。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广州市 | |
广东实验中学 | 广州市 | |
广东广雅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执信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第二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铁一中学 | 广州市 | |
广东仲元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中学 | 广州市 | |
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 | 广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5所,比上年减少3所。招生数3.6万人,比上年减少0.41万人;在校生10.11万人,比上年减少1.41万人;毕业生3.23万人,比上年增加0.10万人;教职工0.70万人,比上年减少54人;专任教师0.55万人,比上年增加98人,增长1.83%。生师比18.49:1,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7.73%。《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广州职业教育适应性大幅增强、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产教对接精准高效、“中高本”一体化衔接顺畅,基本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具有广州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指标 | 招生数(万人) | 在校生数(万人) | 毕业生数(万人) |
2022年 | 5.53 | 16.33 | 5.64 |
2021年 | 5.72 | 17.14 | 5.79 |
2020年 | 6 | 17.88 | 5.43 |
2019年 | 6.35 | 18.1 | 5.82 |
2018年 | 6.6 | 18.41 | 6.76 |
2017年 | 6.27 | 19.6 | 7.29 |
2016年 | 6.73 | 21.62 | 7.07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2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2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毕业生6.98万人,招生7.72万人,在校生22.21万人,专任教师0.72万人。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到,“支持在穗高校深化‘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和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交通大学、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支持办好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加快建成广州科技教育城,大力推进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建设。”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学历层次 | 院校分类 | 办学性质 |
---|---|---|---|---|---|
中山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公办 |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公办 | |
暨南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公办 |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师范类 | 公办 |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公办 |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医药类 | 公办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语言类 | 公办 |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理工类 | 公办 | |
广州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公办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医药类 | 公办 |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医药类 | 公办 |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财经类 | 公办 | |
广州理工学院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民办 | |
广东警官学院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政法类 | 公办 | |
广东白云学院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民办 | |
星海音乐学院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艺术类 | 公办 | |
广州南方学院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综合类 | 民办 | |
广州华立学院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理工类 | 民办 |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师范类 | 公办 |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州市 | 本科层次 | 医药类 | 公办 |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办学性质 |
---|---|---|---|
广东开放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州开放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州金桥管理干部学院 | 广州市 | 公办 | |
广东新华教育学院 | 广州市 | 民办 | |
广东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停止招生) | 广州市 | 无 |
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9所。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0.14万人,在校生0.80万人,共有特殊教育专任教师0.13万人。广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广州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进一步巩固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持续增加。每区至少1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全面建成,特教班数量稳步增长。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融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市、区、校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全覆盖。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将知识教育资源信息化的机构或在线学习系统。这种机构或网站包含了从幼教到大学,甚至博士或者出国等各个阶层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对现任职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岗人员等类别的技能培训,是以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性网站或培训机构。
2023年广州市汽车驾照考试有新规定,改变的地方有:取消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更加贴近实际驾车要求;调整考试预约时间,科目三约考间隔时间由30日调整为20日;增驾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的,间隔时间由40日调整为30日;小型汽车异地分科目考试允许申请变更考试地的次数由1次调整为不超过3次,更好地满足群众异地考试需求。Maigoo编辑整理了广州市比较好的驾校,其中包括粤安驾校、福华驾校、广交驾校、光大国际驾校、凤安驾校、程通驾校等。